

“泱泱汉风——南阳汉画像石拓片精品(上海)展”走进松江
看两千年前的石上“朋友圈”
本报讯(记者 李爽)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先人们如何扎根生活、仰望星空?在河南南阳遗存的汉画像石上,我们或可窥见一斑。5月9日,由南阳汉画馆和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泱泱汉风——南阳汉画像石拓片精品(上海)展”开展。作为首批观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留学生和小学生们一起观展,共同探索画像石拓片背后的历史底蕴。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
汉画像石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在历史的天空闪耀千年。作为形象化的汉代史料,南阳汉画像石以简约粗犷的雕刻技法、流动飞扬的绘画线条、夸张变形的物象造型、以形写神的创作理念等个性鲜明的艺术表现,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各个层面,被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誉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
作为我国建馆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汉代画像石刻艺术专题博物馆,南阳市汉画馆潜心收藏着自民国以来南阳市发现或出土的绝大多数汉画像石。本次展览从其馆藏的2000多块汉画像石中精选出68块,以汉画像石拓片的形式展出,通过“农业劳动”“建筑艺术”“历史典故”“社会生活”“角抵斗兽”“舞乐百戏”“祥瑞升仙”“天文神话”等8个展区,将南阳汉画像石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娓娓道来。
认真聆听“仰望星空——南阳汉代天文画像与现代航天科技”讲座后,留学生和小朋友一起走进特展厅,在一幅幅简约而生动的汉画像石拓片里穿越时空、触摸历史,领略其背后意蕴万千的斑斓意象。“有牛郎织女、北斗星宿,还有古代捕鱼游乐的生活场景。从画像中,我能感受到汉代文化的厚重与浪漫。”柬埔寨留学生任敏嘉直言。来自阿根廷的黛娅表示,石刻上描摹的恢宏想象与生活场景,让自己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具象的认识。
为了让大家更为深入地感受传统文化内涵,展览现场还准备了拓印体验活动。观展者亲手上墨、敷纸、拓印,用沉浸式的体验解开周围形象各异的汉画像石拓片由何而来的疑问。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还将整场展览的讲解词译为英文,为展览提供双语解读,进而帮助更多观展的外国友人深度领略汉文化魅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