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量、里程在安徽省排名“双第一”
宣城市已开通19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
记者近日从宣城市交通运输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宣城市加强与毗邻地区对接,构建省、市、县“三网融合”毗邻公交网络。截至目前,宣城市已累计开通19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线路总里程达536公里,两项数据均位居安徽省第一。
坚持公交先行,保障出行服务。宣城市持续推进城市公交网络升级,优化4条城市公交线路,调整18个站点停靠布局,新增1个公交站点,使线网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圆满完成市区城市公交“民转公”运营改革,出台成本规制,保障城市公交稳定运营。在配套设施升级方面,市区建成270座公交电子站牌,宣城至郎溪、泾县2条城际公交沿线建成42座太阳能电子站牌,实时提供公交到站信息。此外,完成92座港湾式站台适老化改造、106个双杆站台站立区硬化,安装150张盲人乘车导盲板,有效改善公交乘车候车环境。在服务水平提升上,优化学生卡、敬老卡年审政策,取消一年一检。完成公交“一卡通”建设,实现全国居民在宣城市乘坐城市公交享受“同城待遇”。
坚持民生为本,提升服务质效。宣城市7个县市区80个乡镇,710个建制村全部通公交,建制村通公交比例达100%,城乡客运车辆公交化比例达99.9%。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宣城市大力推进省际毗邻公交发展,累计开通19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开行线路总里程536公里,位居安徽省第一。此外,还开通城际公交线路4条、芜宣机场客运专线、南京禄口机场客运专线、高铁公交专线,以及24条旅游公交线路和20条通勤公交专线。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实现乡镇物流节点覆盖率和建制村物流节点覆盖率100%。建成47个集三种功能及以上乡镇综合服务站。全市29家驾驶培训机构自2025年1月启动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新模式,676台教练车安装车载计时终端设备,与公安12123考试系统实现技术对接。今年1—6月份,全市驾培机构科目二、科目三考试合格率同比分别上升7%、3.78%,实现培训质量与考试标准的无缝衔接。
坚持改革创新,力促转型升级。出台新能源出租车推广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巡游出租车更换新能源车,去年全市累计更新新能源出租车97辆,补贴93.4万元。推进公交新能源化,全市城市公交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6.7%。同时,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062辆,淘汰率92.7%,绿色运输体系逐步完善。全市7个客运站电子客票系统建成使用,均开通携程网、巴士管家、皖美出行互联网售票。全市23家危货运输企业电子运单使用覆盖率100%,实现危货企业管理运营信息化、运输流程规范化、货物信息数字化。推广95128电话出租汽车约车服务,目前注册驾驶员714人,月均订单量8000余件,宣城市95128订单量居安徽省前列,网约车“双证”合规率居安徽省前列。全市18家道路货运网络平台共服务货车司机10.9万余人,完成运单44.46万单,运费额达10.88亿元。广德瑞泰物流有限公司、广德市石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首次获评“国家2A级物流企业”,实现宣城市“A级物流企业”零的突破。开通运营客货邮线路72条,覆盖乡镇49个,乡镇覆盖率达61.2%。对新开通及稳定运营的23条客货邮线路及县市区补助38万元。
摘自《宣城日报》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