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心”出发,向“暖”而行
陆孙凤
常跟亲朋好友们说,我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从事老干部工作,走近老干部的。
打小就知道,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身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的作风传统。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做好老干部工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更是一场温暖的“传承之旅”,需要带着情怀、责任与智慧用心耕耘。
至今记得第一次拜访一位离休干部的情景。那天我手捧这位离休干部赠予我的《战斗在华东战场上》,轻轻地翻开扉页,泛黄的纸页间,是穿越时空的岁月回响。这位老干部以平和的语调,将战火纷飞的岁月娓娓道来,那些尘封的往事里,既有枪林弹雨的惊险,更有对信仰的矢志不渝,和对使命的勇毅担当。那时那刻,我意识到,老干部是时代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他们的人生历程镌刻着革命、建设、改革的壮丽史诗,要真正走近这些老干部,需要我们放下单纯“倾听者”的姿态,以一颗敬畏之心,去感悟他们跨越时代的人生厚度,珍视他们用热血与汗水铸就的历史功绩;只有让老干部们真切感受到“昔日的奉献始终被铭记”,才能让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生生不息。
或许就是那天,怀着“儿女心”服务老干部,向“暖”而行,把“小事”做成“暖心事”,成为我工作的又一个目标。
老干部工作无小事,是“政治工作”更是“情感工作”。把老干部当作自家的长辈,多一点耐心倾听、多一点细心周全:从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陪同体检,到操心生活细节,比如帮助独居老人调试智能手机、陪住院的老干部聊天解闷,等等。有位退休老干部说:“你们来看我,比送什么都强,就想和你们说说心里话。”
从他们的“心里话”里,我听到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忽然觉得这些都是生动的、难得的活教材。何不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也“借力赋能”呢?于是,邀请退休老党员讲党课,用亲身经历诠释初心使命,这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打动人;组织有专业特长的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青少年关爱等活动,“老经验”焕发“新活力”,让他们在老有所为中找到新的价值感。
在这个过程中,面对老干部多样化的需求,我有了时不我待的“进取心”。老干部中,有的热衷文化活动,有的关注政策解读,有的需要心理疏导,这些都需要我不断地提升服务能力:学一点老年心理学,知一点医学知识,懂一点政策法规,会一点沟通技巧……
由此,我越发地认识到,“平常心”的坚守,也有着非凡的意义。老干部工作有时是重复的:每月走访、节日慰问、政策答疑……但重复的是流程,不变的是初心。记得一位退休老干部在生日那天,收到我们手写的贺卡时,激动地说:“你们还想着我这个老头子。”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份工作的意义,就在于用持续的陪伴,让老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用默默的付出,让“尊重老干部、爱护老干部”成为一种自觉。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在细水长流中践行着“敬老、爱老、为老”的责任,这本身就是一件有分量的事。
有人问我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体会。我思忖后说:核心是“用心”——敬畏心打底,儿女心为桥,进取心提质,平常心守责。当我们真正把老干部的需求放在心上,把他们的故事记在心里,就能在这份工作中收获温暖与成长,也让“夕阳红”在关怀中绽放更美的光彩。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