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8月12日

一帘雨 一卷诗

章铜胜

 

我喜欢在雨天,坐在室内,看窗外纷纷的雨。

雨中的植物感觉分外绿一些,树叶上闪着平时不常见的油光,一阵风吹来,雨珠从树叶间簌簌地落下,那是一场雨中之雨。我总喜欢留意生活中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并为发现这些细节而莫名地开心。只可惜自己不是诗人,写不出那些优美的句子,以状眼前之景。好在自古诗人写雨的句子太多,这些诗句足以成卷,伴你度过漫长的梅雨时节。

一帘雨,一卷诗。雨无言,诗却有情。看雨,看的大概是雨中的一份心情吧。

雨中,是有喜悦之情的。杜甫的诗句,欢喜的成分少一些,年少时,是难以喜欢上的。喜欢上,便再也丢不掉了。杜甫的《春夜喜雨》,有他诗中不多见的欢喜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份对春雨的喜悦,跃然纸上,我仿佛看见他舒展开满面愁容的脸,看见他脸上的沟沟壑壑间落满了喜悦的雨珠。

秦观在《好事近·梦中作》一词中写道:“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秦观梦中的那场雨,应该也是欣悦的。春路、春雨、春花、春色,春溪、春鸟,动了,便是无边春色,无一处不动人,虽为梦中作,却又无一处不令人心生喜悦。

雨,也能让人生愁。宋代词人万俟咏在《长相思·雨》中写道:“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同样的雨夜,因为时节的不同,作者的心境不同,也蕴含着不同的情绪,一夜难眠的词人,听着窗外雨打芭蕉、水滴空阶的声音,心中的愁绪也在一声声敲打中,渐烦渐乱,怪只怪那不解人情的长雨,任性点滴到天明。

李商隐的哀伤在一场秋雨里达到了极致,这是以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来衬托今日南北分离的哀伤,他在诗中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在一场秋雨的寒凉里涨满池塘,而归期未定的诗人,却在期盼着与亲人、友人的相聚和秉烛夜谈,他们相聚的那一夜,大概也会谈起今夜巴山的这场夜雨,谈起这场雨中他的思念吧。而未来尚不可期,只有诗人在今夜巴山的秋雨中,独自思念成伤。

一直喜欢苏轼的豁达与洒脱,他写自己遇雨的一段经历也一样洒脱而有范儿。“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有一段小序,写得极洒脱:“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对于苏轼来说,一生贬路迢迢,仕途坎坷,纵然如此,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仍将“黄州惠州儋州”的被贬路,当成平生功业,能做到如此洒脱的,大概只有苏轼了。

雨中,还有几分禅意在。“一片雨,山半晴。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在风雨芭蕉之上,诗僧皎然听到了风回雨定后的滴滴禅意,禅意深深,禅意也只点点滴滴。

一帘雨,便是一卷诗,只在你能不能读懂,能不能看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