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健康在线
2025年09月17日

“贴秋膘”当心痛风性关节炎

转眼又到“贴秋膘”的季节,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有些人会被钻心的关节痛所困扰,这很可能就是痛风性关节炎在作怪。近日,《健康智慧屋》邀请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李璇、急诊科医生沈洲立做客直播间,为听众讲解秋冬季节痛风性关节炎的应对方法。

为何秋冬是痛风高发期?医生解释,一是天气转凉后,人们更偏爱火锅、烤肉、海鲜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搭配饮酒御寒,导致嘌呤摄入骤增;二是低温使关节末端温度下降,尿酸更易在此处形成结晶;三是秋冬

活动量减少、饮水不足,尿酸排泄受阻,再加上昼夜温差大加重身体代谢负担,多重因素叠加,让痛风频繁发作。

痛风发作的症状与普通关节痛差异显著。普通关节痛表现为活动后酸胀,而痛风多在夜间突然发作,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钻心”,最常见于大脚趾,其次是踝关节、膝盖、手指。一般急性痛风发作时间会持续3-7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症状缓解并不代表“自愈”,若不及时干预,后续发作会更频繁、累及范围更广,同时加重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代谢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痛风患者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酒精会促进乳酸生成,抑制尿酸排泄,因此痛风患者最好完全戒酒。可放心食用的低嘌呤食物有优质蛋白、健康主食、根茎类蔬菜、绿叶菜和部分水果。

此外,痛风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停止活动,用冰袋冷敷患处并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切勿自行加量或换药。作为慢性代谢病,痛风需长期管理干预,而非追求“一次治愈”,病情平稳期需服用降尿酸药物。在中医理论中,痛风属于“痹证”范畴,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常用方剂配合针灸、拔罐、艾灸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同时强调“治未病”,通过调理体质减少复发。

医生建议,预防痛风需从生活细节入手:饮食清淡,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控制体重;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劳累;定期体检。痛风虽发作剧烈,但只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早检查、早治疗”,就能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避免影响生活质量。

主播、编导:刘竑吁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