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娘子布艺馆首推“知织不倦”研学活动
在穿梭引线间体验传统布艺之美
本报讯(见习记者 刘艺 摄报)“棉花如何变成我们身上的衣服?”“要经过弹棉花、织布、染色!还要用缝纫机!”近日,位于车墩镇的丁娘子布艺馆非遗传习基地迎来了一群“小学徒”——80名小学生在非遗传习基地老师的带领下,现场体验传统布艺的穿梭引线。这是丁娘子布艺馆首次推出为期一个月的研学活动,目前已至尾声。
作为本土特色鲜明的传统纺织技艺,丁娘子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匠人智慧。据悉,本次课程共分为四期,从棉花的生长,到纱线的纺制,再到织布机的操作,最后完成自己的作品。为了让小朋友们轻松入门,基地特别设计了贴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课程内容,每期主题独立且趣味十足,同时适当降低了动手环节的操作难度,确保每名孩子都能“玩得转、学得进”。“孩子们都很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基地的教学老师王颖欣慰地说。
课程进行至最后一期,“小学徒”们还需要自行织成作品参与评比。面对着织布机,孩子们的动作虽然仍显生涩,穿梭、换综、打筘……一不小心,经线纬线就会缠成一团,但是大家毫不泄气,耐着性子仔细操作。“你们看,其实织布是有规律的,找到规律就会快很多。”学员徐梓培拿着梭子,小心翼翼地编织着,随着时间流逝,他的动作逐渐熟练起来,作品也越来越完整。经过课程学习,学员丁荞荞凭借优秀的配色和作品完成度拿到了老师的锦鲤制品奖励,她难掩兴奋地表示,“老师们都非常认真地想要教会我们,我们的学习动力也很足。”
据悉,本次“知织不倦”研学活动由丁娘子布艺馆非遗传习基地携手上海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上海市世外教育附属松江区车墩学校共同开展,先后面向三所学校共120名学生开放,部分学生已于日前结课。丁娘子布艺馆非遗传习基地的老师施耀鑫告诉记者,“希望能通过这种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切身体验传统技艺之美,在他们的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